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树国[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诗歌研究》2023年第1期12-26,共15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战国秦汉简帛与文学关系整理与研究”(19BZW03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学界对《荀子·成相篇》的研究多注重其文体形式特点,与《诗经》及乐府杂诗、民间俚曲、弹词之类关系密切。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附录《成相辞》是考课吏事的宦学读本,属于通俗文艺形式,与《荀子·成相篇》具有渊源关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之道及黔首》记录这些读本以“讽诵为首”,说明“成相”与秦国以吏为师的文化密切相关。荀子游秦之时对秦国吏治文化有深刻洞察,《成相篇》借鉴了秦国宦学读本中《成相辞》的创作手法,韵脚紧密,节奏铿锵,富有个性色彩,其文体功用则为讽喻性的箴体,针砭战国末世君臣之道凌迟、诈伪横行、儒术摒弃、礼义废弛等浊世政治,传播王道正义的理念。《成相篇》具有自序性质,为《荀子》一书的压卷之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