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东[1] WANG Xiaodong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5-28,共14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研究”(项目编号:22ZD11);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承·重构·流变:当代东北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B161)。
摘 要:莱青乐舞是藏传佛教传入科尔沁蒙古地区之后,当地的原生性信仰博(萨满)为了吸引信众、维护自身地位,在与藏传佛教斗争过程中渐趋妥协、退让,并融入其音乐文化所形成。田野考察与文献考据显示,莱青乐舞表演(音乐行为)中的体态行为于民间流传、代际传承中经历了从融入到涵化的过程,特别是体态行为中的“锠舞”“手印”“身韵”,在其表演中变化明显,有着深层象征意蕴,彰显了博、佛信仰中音乐文化间融合、涵化的特质。文章以此为视角,结合莱青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讨论其体态行为的变异与表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