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环 杨桂伶[1] 王霞[1] 

机构地区:[1]航天中心医院,北京100000

出  处:《临床医药实践》2023年第6期441-444,共4页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2017年全球有3757万例房颤患者,新发房颤305万例,28.7万人因房颤死亡[1]。预计至2050年,我国将拥有近900万的房颤患者[2]。房颤导致左心房收缩功能紊乱,左心房腔内血液积聚,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房颤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3]。目前针对房颤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心率、转复窦性节律和抗凝治疗,其中永久性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凝治疗[4]。口服抗凝药能够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降低直接影响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导致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目前国内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依从性欠佳[5]。因此,提高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性对改善抗凝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药物依从性的概念、评估方法、口服抗凝药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四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行为的管理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口服抗凝药 窦性节律 抗凝治疗 服药依从性 药物依从性 血栓形成 永久性房颤 心房颤动 

分 类 号:R541.7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