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毋丹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23年第2期110-117,共8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现存戏曲工尺谱著录与研究”(17YJC751041)。
摘 要:中国韵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曲是中国文学与音乐结合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依腔传词”时期,曲牌有一定之腔,曲律从曲腔中来,通过曲谱确立了文体规范的细则,从而指导作家“按谱填词”,戏曲的文律建立起来。腔词关系的高度成熟要求字声与曲腔和谐统一,而按谱填词不能使曲词与原定的曲腔严丝合缝,打破定腔,势不可挡。昆曲“依字行腔”的规则解决了按谱填词与高度谐和腔词关系之间的矛盾,将曲作家从过紧的格律束缚中解放出来。“依字行腔”规则本身,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俨然成为一种“腔律”。实际的演唱中,腔的失律情况也屡有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剧种的声腔亦不再有“律”的约束。戏曲文律与腔律的消长、“律”的多轮“立”与“破”的过程,体现腔词关系的探索持续向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不断修正,这是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在戏曲中的展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