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行超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长江文艺》2023年第9期110-117,共8页
摘 要: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青年”问题在中国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年龄问题,而更指向一种精神性,甚至与整个社会的现代性进程密切相关。大约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文学界关于青年写作的讨论此起彼伏,但事实上并未收获真正具有共识性的结论,甚至关于“青年写作”这一概念的确切定义都不明晰,许多讨论因为彼此的关注对象并不相同,最终只能沦为缺乏沟通可能性的自说自话,青年写作也逐渐成为文学界一个看似重要,实则并不新鲜,甚至有些乏善可陈的话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