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书写背后的个体辩证法——重读《在细雨中呼喊》  被引量:4

Individual Dialectics Behind Growth Writing:Rereading Shouting in the Drizz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新亚 Ma Xinya

机构地区:[1]长沙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边地风景’研究”(22A0725)研究成果。

摘  要:引 言“成长小说”是德文“bildungsroman”的中文译名,“‘修养(bildung)’与‘启蒙’和‘文化’两个概念相伴而生,18世纪后30年开始在德国知识阶层中流行,直至今天仍然是德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1)“成长小说”这个译名在中国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43年,冯至最早将“bildungsroman”一词翻译为“修养小说”;1949年之后,他在新著中将之替换为“教育小说”。

关 键 词:成长小说 故事类型 情节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修养小说 中文译名 冯至 知识阶层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