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少军[1,2,3] 蔡大鑫 佟金鹤[1,2,3] 韩静 赵婷 林冲
机构地区:[1]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570203 [2]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03 [3]中国气象局三沙海洋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海南三沙573199
出 处:《海峡科学》2023年第4期3-8,共6页Straits Science
基 金: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卫星遥感的南海碳通量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ZDYF2021SHFZ062);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项目“西沙岛礁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对灾害性天气影响”(编号:YSPTZX202143)。
摘 要:叶绿素a浓度是评价海洋浮游植物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海域生产力的高低和海洋固碳潜力。该文根据卫星反演的南海叶绿素浓度数据集,分析了南海区域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南海生态环境演变、碳循环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南海多年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0.31 mg/m^(3),在空间分布上,叶绿素a浓度呈近岸高、海盆低的分布特征;在季节性变化方面,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呈先降后升趋势,一年四个季度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3465、0.2685、0.3045、0.3275mg/m^(3);在月尺度上,叶绿素a浓度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1月平均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高值,5月降到最低值,6-12月平均叶绿素a浓度出现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季风、海表温度和海流等因素是影响南海区域叶绿素a变化的主要因素。
分 类 号:X87[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714.5[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