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焦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新烨 孙经武[1] 刘振[1] 刘婧玚 董文敬 张翠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山东滨州256600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细胞死亡在机体发育、内环境稳态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人们对细胞死亡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目前认为细胞死亡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非程序性细胞死亡,即坏死(Necrosis);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PCD可以分为裂解性细胞死亡和非裂解性细胞死亡[1],前者包括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和细胞焦亡(Pyroptosis),这两种死亡使得细胞内含物外漏,引起炎症反应,因此称为炎症性死亡。后者最典型的是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焦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痛风及肿瘤等。近年来发现细胞焦亡及其相关蛋白广泛存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过程中,参与MIRI的发生发展。在临床治疗上既要尽早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流,又要减轻或防止再灌注对器官造成的二次损伤。现探讨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对MIRI的作用机制及相关通路研究,进一步分析各种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 键 词:细胞焦亡 坏死性凋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体发育 内环境稳态 程序性细胞死亡 二次损伤 细胞内含物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