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麻醉科,山东济南25003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23年第5期780-783,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比较超声下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14例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气管拔管后15 min及术后6 h、12 h、24 h、48 h时咳嗽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两组麻醉诱导前和术后24 h时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的差异,观察两组麻醉及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PVB组气管拔管后15 min咳嗽VAS评分低于术后6 h、12 h、24 h、48 h(P<0.05);ESPB组气管拔管后15 min及术后6 h、12 h、24 h咳嗽VAS评分高于TPVB组(P<0.05),两组术后48 h咳嗽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PB组与TPVB组术后24 h FEV1/FVC较麻醉诱导前降低(P<0.05),IL-6、IL-10较麻醉诱导前升高(P<0.05);ESPB组术后24 h FEV1/FVC和IL-10低于TPVB组(P<0.05),IL-6高于TPVB组(P<0.05)。ESPB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TPVB组(P<0.05),术后48 h氟比洛芬酯总用量、自控静脉镇痛(PCIA)按压次数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补救镇痛比例高于TPVB组(P<0.05);ESPB组与TPVB组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PB相比,超声下TPVB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24 h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且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但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更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