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的媒介妙用经验--基于拉斯韦尔模式的《创造月刊》转型分析  

The Creation Society’s Communication Savvy Experience: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Monthly according to Lasswell Mode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文浩[1] 沈姣丽 Li Wenhao;Shen Jiaoli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创造月刊》与创造社转型的互动关系研究(1926-1929)”(20B232)。

摘  要:《创造月刊》是创造社的主要文学刊物之一,1926年3月在上海创刊,1929年因国民党当局查禁而终刊,一共出版了两卷18期。虽然发行时间不长,却是后期创造社的重要传播窗口。用拉斯韦尔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媒介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创造月刊》的传播机制进行解读,发现该刊从坚守纯文艺刊物定位向放弃纯文艺倾向的转型不是一种无目的的、盲目的传播行为,而是有目的、有策略的革命行为。《创造月刊》的转型是文学刊物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创造社同人主动迎合革命发展需要的自觉选择。创造社在利用《创造月刊》推广革命文学观念时的做法,为意识形态宣传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关 键 词:《创造月刊》 创造社 拉斯韦尔模式 转型 革命文学论争 

分 类 号:G206.2[文化科学—传播学] 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