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10期1868-187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构建冠心病三支病变病人经尼可地尔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2018年8月—2019年9月就诊的冠心病三支病变病人120例,收集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测指标,采用基础药物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服药观察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心绞痛将病人分为发病组(34例)和未发病组(86例)。通过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心绞痛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心绞痛发作的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体质指数(BMI)≥28 kg/m^(2)、舒张压≥60 mmH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6 mmol/L、肌酐(Cr)≥100μmol/L、左室射血分数(LVEF)<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2 mg/L是冠心病三支病变病人经基础药物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为Y=0.663×(年龄56~<64岁)+0.788×(年龄≥65岁)+0.725×(有糖尿病史)+0.501×(有高脂血症史)+0.212×(BMI≥28 kg/m^(2))+0.155×(舒张压≥60 mmHg)-0.851×(HDL-C≥0.6 mmol/L)+0.683×(Cr≥100μmol/L)-0.428×(LVEF≥40%)+1.438×(hs-CRP>2.2 mg/L)。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最佳阈值为0.294,特异度为0.718,灵敏度为0.949,准确度为0.932,模型区分度较高;当事件发生率在8%以下时,模型高估发病风险;发生率在8%~60%时,模型低估发病风险,当发生率在60%以上时,模型高估发病风险,整体上模型准确度较好;模型的净获益值较高,说明基于预测模型开展临床决策较为有效。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绞痛发作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甄别药物治疗后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绞痛发作的高危病人,为其采取积极防治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