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的中国回响:19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再探  

Repercuss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China:A Reexamination of the Non⁃Christian Movement of the 192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建标 陆祯严[2] Ma Jianbiao;Lu Zhenyan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河南开封475001 [2]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433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4期156-168,共13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培育计划”重大项目“近代东亚政治学核心概念跨国传播及知识体系建构研究(23RWYYX01)”。

摘  要:1922—1927年爆发于中国的非基督教运动,本质上是华盛顿会议后共产国际与帝国主义列强在青年运动领域的政治对抗,青年共产国际和基督教青年会的国际竞争是蕴藏其间的主要线索,在实际运动中表现为中国青年团和中国青年会的冲突斗争。从表面上看,非基督教运动是一场批判基督教和基督教团体的思想文化运动,但是参与方青年共产国际和基督教青年会,都无法摆脱其身后的美苏国家影子。非基督教运动既是不同国际组织之间的竞争,也是美国资本主义与苏联列宁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当国际主义与国家主义纠葛在一起,基督教青年会被迫作出妥协,实现从“美国化”到“中国化”的艰难蜕变。

关 键 词:非基督教运动 反帝运动 青年共产国际 基督教青年会 中国青年团 

分 类 号:K26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