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23期58-60,共3页
摘 要:古之儒者,图以学优而仕,以修齐治平为道,而后得以治国安邦,故使儒学久居庙堂,鲜少入世。而清初经世思潮的出现为儒官治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儒官的治国理念。本文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并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清朝初期儒官治国思想的变迁过程及其成因,并由此认为清初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的治国思想转变并不是线性接续推进的,而是长期共存,在历史的推动下二者发生变化。但是,“修齐治平”与“经世致用”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二者“严守中体”的思想内核甚至成了清廷近代化的主要阻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3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