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音余响:民国时期昆曲广播活动述略  

Aftermath of Immortal Sounds:A Brief Account of Kunqu Opera Broadcasting Activiti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哲群 Zhao Zhequn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

出  处:《戏曲研究》2023年第1期254-267,共14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摘  要:就整体的发展态势而言,昆曲艺术在民国时期已入式微之秋,不复往日的辉煌。在这一时期,昆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艺术的兴废与艺人的生存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面对空前的危局,昆曲艺人、曲家以及诸多喜好昆曲的同人都积极地进行着思考与探索。1921年,画家冯超然与曲家谢绳祖、穆藕初联名在《申报》上刊出《敬告提倡国粹之韵学家》一文,提出昆曲一脉“宜显不宜晦,宜行不宜藏,虽日音韵末艺,然而陶情淑性,亦足以挽颓风而励末俗也”①。面对昆曲势衰的危局,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对昆曲艺术的推广流播。

关 键 词:昆曲艺术 冯超然 《申报》 穆藕初 陶情 思考与探索 民国时期 发展态势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