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媛美 谢永刚[2] 马加海[2] 徐伟伟 辛成健 李涛[2]
机构地区:[1]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2]烟台毓璜顶医院麻醉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3年第17期68-72,共5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山东省医学会镇痛镇静麻醉优化科研专项资金项目(YXH2021ZX038)。
摘 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麻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A组)、TAP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B组)、TAP阻滞复合中剂量瑞芬太尼组(C组)各30例。产妇均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腋中线水平TAP阻滞,麻醉诱导时B组推注瑞芬太尼0.25μg/kg、C组推注瑞芬太尼0.5μg/kg、A组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刻(T1)、胎儿取出即刻(T2)记录产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产妇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取胎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指标包括酸碱度(pH)、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乳酸(Lac);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记录需要触觉刺激、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例数。结果与同组T0时点比较,B组、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同组T1时点比较,C组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A组同时点比较,B组、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B组同时点比较,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P均<0.05)。各组产妇术后6、12、24 h VAS评分及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CO_(2)、PO_(2)、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出生1 min Apgar评分<8分、需要触觉刺激、需要面罩通气的新生儿例数高于A、B组(P均<0.05),A、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复合0.25μg/kg瑞芬太尼在全麻剖宫产手术中效果较好,且应用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