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炼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北京100730
出 处:《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3年第1期1-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Research
摘 要:近年来,很多牙科医生患上了“双膦酸盐药物恐惧症”。双膦酸盐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或骨质疏松症等疾患,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颌骨坏死,治疗非常困难,甚至会持续恶化[1-3]。此类疾病往往与口腔局部创伤和感染有关,因此牙科医生在治疗有双膦酸盐类药物用药史的患者时倍感压力。所谓的“双膦酸盐药物恐惧症”存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对具有双膦酸盐类药物用药史的患者,牙科医生如临大敌,对是否为这些患者提供有创牙科治疗犹豫不决;第二个层面是真正遇到因为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的患者,牙科医生不敢进行必要的治疗。无论是哪种情况,过度恐慌都会使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是因病灶牙病情加重最终引发颌骨坏死,或是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为不可控的局面。要想克服牙科医生“双膦酸盐药物恐惧症”,就必须对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导致颌骨坏死的诱发因素、诊断标准、评价方法、预防手段、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诊疗流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