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表达红色荧光蛋白致敏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力[1] 李敏[1] 张大龙[1] 别松涛 钱智勇[1] 

机构地区:[1]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所,天津300011 [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天津301600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23年第2期175-178,F0003,共5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摘  要: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作为一种标记蛋白,可以被光激发产生荧光,将荧光蛋白与目的蛋白融合,在组织或细胞中表达,借助成像技术来进行观察,就可以确定带着荧光蛋白标签的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内或组织内某一区域,从而更加清晰的追踪这一蛋白质的亚细胞活动规律。1999年红色荧光蛋白首次被报道,因其激发和发射波长更长,在细胞内成像时背景低,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植物育种、石油勘探等各个领域[1-4]。

关 键 词:转基因玉米 红色荧光蛋白 过敏性 生物信息学 消化稳定性 热稳定性 

分 类 号:TS210.1[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