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文献探讨阴陵泉穴临床应用规律  被引量:12

Discuss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Law of Yinlingquan Point Based on Ancient Litera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珍珍 杨旭光[1,2] 陈晓静 薛晶晶 刘玫君 韩方正 张卫星 魏腾腾 何广帅 邓云鹏 ZHANG Zhenzhen;YANG Xuguang;CHEN Xiaojing;XUE Jingjing;LIU Meijun;HAN Fangzheng;ZHANG Weixing;WEI Tengteng;HE Guangshuai;DENG Yunpeng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08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450008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6期982-986,共5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1590955);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ZY207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教育)(2019SJGLX077Y)。

摘  要:目的 通过整理阴陵泉穴的古代文献,探究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主要检索范围,对阴陵泉穴主要治疗范围、腧穴配伍、针灸方法等进行总结,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5部,涉及条文268条,阴陵泉单穴使用频次为75次,配伍后使用频次为152次,配伍腧穴共计128个,以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厥阴肝经腧穴居多,其中配伍优势穴位为三阴交穴。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及咽喉科,其中单穴主治常见病证为内科脾胃系病证,配伍主治常见病证为内科肾系病证。结论 阴陵泉穴主治范围较广,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及咽喉科,单穴主治常见病证36种,配伍主治病证36种。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刺深度以五分为宜,灸法以三壮为佳。

关 键 词:阴陵泉穴 古代文献 针灸 应用规律 

分 类 号:R245.2[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