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天士对乌梅药性的辨别及运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文生[1] 王宝家[1] 杨宇[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37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6期996-998,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04080);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QJRC2022003)。

摘  要:乌梅药性是酸收或是酸泄,明清至今众多医家争论不休。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以气味理论为主,结合法象药理、刚柔药性,以及乌梅炮制和禁忌等药性理论,辨析了乌梅酸收、酸泄的药性问题,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印证。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等叶天士医案发现,叶天士认为乌梅药性为酸泄,临床主要运用于升发脾阳,疏泄肝郁,其性酸柔而不刚燥。其炮制品炒乌梅方具有酸收之性,临床主要运用于收敛止泻、止血、止痢;炒乌梅虽收敛固涩而不敛邪,且不腻滞伤胃。

关 键 词:叶天士 乌梅 酸收药性 酸泄药性 

分 类 号:R281.6[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