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科,辽宁大连116600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内一科,辽宁大连116200
出 处:《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3年第3期202-205,共4页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大连市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712058)。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机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危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4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科收治的66例NSTEMI中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至介入时间分为早期介入组(发病至介入时间≤36 h,n=38)与延迟介入组(发病至介入时间>36 h且≤72 h,n=2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心肌梗死发病后不同时间的血浆MMP-3及MMP-14水平。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PCI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延迟介入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早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浆中MMP-3、MMP-14水平在发病4周内持续升高。延迟介入组外周血浆中MMP-3、MMP-14水平在入院时、PCI术后、发病1周及发病4周均明显高于早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延迟介入组LVEDV、LVESV明显高于早期介入组,LVEF明显低于早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左心室重构和左室收缩功能,这可能与早期介入治疗降低MMP-3、MMP-14浓度有关。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