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对京津冀地区O_(3)和PM_(2.5)双高污染的影响及对减排的启示作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麻晓晴 尹志聪 曹不凡[1] 王会军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80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6期1263-1272,共1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88101)资助。

摘  要: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繁发生O_(3)和PM_(2.5)同时超标的双高污染(CP)过程,给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带来了严峻挑战.京津冀地区50%以上的CP事件发生在4~5月,并且在2018年达到了最高的11天.CP事件期间的O_(3)和PM_(2.5)浓度略低于但接近仅发生O_(3)和PM_(2.5)污染时的浓度,这表明双高污染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由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的两个中心与华北上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中心组成的Rossby波波列导致京津冀地区出现高温、潮湿和静稳的气象条件,这同时增加了O_(3)和PM_(2.5)的浓度,有利于CP事件的发生.在2018年之后CP日数急剧减少,而气象条件并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因此,气象条件的变化并没有真正促成2019年和2020年CP日数的下降.这其中隐含着是PM_(2.5)相关排放的减少导致了CP日数的减少(2019年和2020年共减少约11天).本文所揭示的不同污染事件之间大气条件的差异有助于在日-周的时间尺度下提前预测空气污染类型.由于PM_(2.5)相关排放的减少导致2020年未出现CP事件,但近年O_(3)污染依旧严重,针对近地面O_(3)的控制措施必须更加严格.

关 键 词:双高污染 臭氧 PM2.5 气象 减排 

分 类 号:X5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