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法势理论的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对比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py of Wang Xizhi's Calligraphy and the Engraved Seventeen Calligraph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alligraphy Potentia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亓汉友 Qi Hanyou

机构地区:[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书法势理论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3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13期102-104,110,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书法势理论是笔者在《书法势》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如何构建书法中势的理论,书法势是指书法作品的墨迹效果以及这一墨迹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思维和联想,是通过书法取势、书法攻势、书法收势而形成的,包括笔法、字法和章法的取势、攻势和收势等。而这一过程是通过主动利用书法势因素来完成的,书法势因素包括客观书法势因素和主观书法势因素,其中包括笔法势因素、字法势因素、章法势因素,如果进一步细分又能分为客观笔法势因素、主观笔法势因素,客观字法势因素、主观字法势因素,客观章法势因素、主观章法势因素等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刻本《十七帖》为王羲之草书之集大成者,鸿篇巨幅字数众多,一卷在手便能得窥书圣草书全貌”。文章从“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王羲之草书的起收笔方式入手,利用书法势原理分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墨迹效果(即书法势)的不同,特别是其起笔和收笔的笔墨效果(即笔法势),不同的原因是应用了不同的书法势因素,最终得出刻本《十七帖》的书风不能代表王羲之草书本来面貌的结论。

关 键 词:书法势理论 王羲之 摹本 刻本 草书法帖 《十七帖》 

分 类 号:J29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