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元禄 WANG Yuanlu
出 处:《社科纵横》2023年第3期118-128,共11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史辨运动’与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研究”(20FZSB09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荡空松山”向来被视作万历朝的一大军事胜利。通过梳理西北边臣对松山之战的书写并对其展开史料批判,可以看出这场胜利是由边臣建构起来的。该年三月的“黄羊川大捷”是明军主动突袭而非“松虏”进犯,其战果则通过屠戮番人夸大而来,所谓“松、海联合说”是边臣为掩败邀功而散布的谣言。边臣借助万历中期西北地区对蒙古的“罢款言战”政策,进一步炮制“款贡致虏说”以彰显自身功业,而所谓的“套虏扰筑”则是其杀降邀功的借口,他们为牟取升赏和建构自身历史形象可谓不遗余力。在“罢款言战”的政策下,边臣屡屡滥杀邀功,而边地民众则因蒙古的报复而惨遭杀戮,边地社会经济破坏,王朝财政负担加剧,万历朝西北地区的对蒙古政策有待进一步省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