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正瑀
机构地区:[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上海201620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162-163,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以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批判的解读,往往聚焦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但是就异化劳动批判与人本主义异化论的内在差异而言,马克思在《手稿》笔记本I末尾处提出的两个问题更为重要:“(1)从私有财产对真正的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2)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内在差异 异化论 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 真正的人 人本主义 《手稿》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