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玉平 王亭亭 刘晓东 孙逢毅 任敬朋 LI Yuping;WANG Tingting;LIU Xiaodong
机构地区:[1]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济宁272100 [2]济宁市兖州区自然资源局,山东兖州272100 [3]济宁市任城区自然资源局,山东济宁272100
出 处:《林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4期96-99,共4页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本研究以杨树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经营模式为对象,重点研究不同密度不同地类林下间作模式的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旨在为杨树人工林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与平原地相比,河滩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有所下降,且不同地类之间的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含量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不同造林密度之间,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速效P、速效K、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含量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其它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1)。结论是:林农复合经营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微生物土壤结构组成,株行距5m×4m造林密度速效N、速效K和有机质比株行距5m×6m造林密度稍微低些,因此,选择这种模式应多使用一些N、K和有机质高的肥料。而4年林龄株行距5m×8m造林密度应多使用N、P、K和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料。林农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细菌等微生物活性影响显著,明显高于纯林,河滩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明显大于平原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