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套种模式对药食两用玫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小凤[1,2] 赵亚兰 徐琼 代立兰[3] 郭建国 董博[1,2] 曾骏[1,2] 

机构地区:[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3]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甘肃兰州730010

出  处:《中药材》2022年第11期2562-2565,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GARS11);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民生科技专项-乡村振兴专题22CX2NA007);院地科技合作项目(2017GAAS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54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2021YFD1100504)。

摘  要:目的:研究玫瑰套种牧草对玫瑰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玫瑰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大田药食两用玫瑰套种牧草(苜蓿、红豆草、金鸡菊)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玫瑰园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分析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相关关系。结果:不同土层深度,套种金鸡菊、苜蓿、红豆草的处理,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顺序为苜蓿>红豆草>金鸡菊>CK;套种苜蓿后,0~10 cm土层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数的92.38%,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7.38%,真菌占微生物总数的0.24%;套种不同牧草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为苜蓿>红豆草>金鸡菊>CK;套种不同牧草后,在0~1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0~2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放线菌和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放线菌与真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20~3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脲酶和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玫瑰套种苜蓿、红豆草有利于药食两用玫瑰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对维持玫瑰园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玫瑰套种牧草对培肥玫瑰园土壤肥力作用较大。

关 键 词: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牧草 

分 类 号:R282.2[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