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纪明亮 赵津瑶 韦佳 杨文依 张彬[2] 陈青春[1]
机构地区:[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5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510225
出 处:《中南农业科技》2023年第6期152-156,共5页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608,2018YFD0200306);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课题研究项目。
摘 要:为明确气象因子对早稻和晚稻产量的影响,利用2014、2015、2017、2018年4年8季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数据和逐日气象资料,对产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再进行主成分分析,从水稻的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平均茎蘖数、有效穗数中筛选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成分因子;最后用回归分析探寻气候因子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水稻产量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产量与日照时数、有效辐射和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影响产量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株高。产量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达0.952,模拟预测准确率在93.0%以上,说明该水稻产量模型较理想,可信度高,可为南方早、晚稻产量预测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