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师伟[1] 薄萧 Zhang Shiwei;Bo Xiao(College of Marxism,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an 710063,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安710063
出 处:《晋阳学刊》2023年第3期88-96,共9页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基 金:中共中央宣传部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法制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MYB01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转换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XZZ010)。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制度上形成体系,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民主新路时就开始孕育,并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渐进性地发展了起来,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制度日趋完善.不过,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大踏步前进中,所以虽然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内容及形式日益丰富,但当它广泛多层展开后,仍显示出了在法制化及法治化方面的不足,并将这种不足体现在日常运行的环节完整和程序合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既向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提出了法制化的迫切要求,也提供了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法制化的充分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实践中为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法制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