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4480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年第17期159-16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肝损伤属于临床中常见的肝脏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肝损伤,能够起到联合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临床中广泛应用[1]。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于临床中主要会出现急性、慢性肝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停止用药后会自行恢复,病情严重者则会出现肝衰竭,甚至是死亡[2-3]。常见的引发肝损伤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感染药物、中药、心血管药物等[4]。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肝毒性[5-6]。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引发的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荆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肝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发的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病理分型以及病理学严重程度,从而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导致的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9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