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肝损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媛 潘明高 

机构地区:[1]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4480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年第17期159-16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肝损伤属于临床中常见的肝脏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肝损伤,能够起到联合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临床中广泛应用[1]。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于临床中主要会出现急性、慢性肝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停止用药后会自行恢复,病情严重者则会出现肝衰竭,甚至是死亡[2-3]。常见的引发肝损伤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感染药物、中药、心血管药物等[4]。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肝毒性[5-6]。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引发的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荆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肝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发的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病理分型以及病理学严重程度,从而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导致的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肝损伤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 病理分型 

分 类 号:R969[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