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斌[1] Hu Bin
机构地区:[1]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6期120-132,共13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对于一度被称作“形式主义的祖师爷”的林风眠及其同人来说,形式主义是一个污名化的误读。就艺术而言,形式主义的定义和来源十分复杂,但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因现实语境的原因,逐渐被用作对“玩弄形式”的现代派的贬称,并和资产阶级相联系。而林风眠关于现代艺术形式探索的实践和“调和论”主张,在非此即彼的阵营划分中又易于被简单归类。溯源20世纪前期林风眠与形式主义的关系纠葛以及形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路径,让我们得以窥探那潜藏于种种话语标签底下的艺术个案和现象的多维关系,并展开与之相关的艺术网络的再辨析。隐性的英国形式主义理论影响被遮蔽,显性的苏联形式主义批判渐渐大行其道,而所谓的“形式主义阵营”中的分化与转换亦因陷入政治的漩涡而未能厘清,由个案切入这段形式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揭示出的是以往艺术史书写尚难洞察的面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