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兴 Gao Xing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宗教社会学》2023年第1期44-61,共18页Sociology of Religion
摘 要:“世俗化”是宗教社会学十分重要的课题,且关乎人类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先辈都与“世俗化”理论相关,而系统化的“世俗化”理论却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出现,并从启蒙意识形态对宗教的批评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理论范式。与之相应的是“去世俗化”理论的兴起,许多学者都表达了对于世俗化理论的立场。然而无论是在“世俗化”理论成熟之时还是“去世俗化”理论兴起之时,美国宗教社会学家贝拉(RobertN.Bellah)都未直接参与这两种范式的讨论,而是通过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以及美国现代个人主义崛起的讨论,辨析宗教在公共领域的位置问题以回应“世俗化”命题。贝拉对于宗教在公共领域的位置问题经历了从“公民宗教”到“公共教会”的思想转变,本文通过梳理贝拉这一思想的转变历程,探究贝拉对于世俗化的立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