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有顺[1] 李浩 Xie Youshun;Li Hao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东吴学术》2023年第2期67-80,共14页Soochow Academic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文坛不仅产生了许多光辉的散文篇章,也创生了比较完整的散文理论,这些仍在影响中国当代散文的写作,但这些理论哪些值得继承,哪些需要反思,仍有待辨明。本文梳理出现代散文五个方面的理论主张:一、作文如说话,要用活的语言作文,说自己的话,说时代的话;二、白话散文也要讲求“艺术的纪律”,要有“雅洁的文调”,要有情感、审美、修辞、叙事上的考究;三、“处处不忘有一个我”,散文要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个性;四、散文“可以谈天说地”,不仅要追求文体形态的自由,还要追求写作心态上的自由;五、杂文的批判性决定它“非这样写不可”,和主张向内、抒情、表现自我、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不同,以战斗为主的杂文应有益于世道人心。当代散文更多是对现代散文的承继和延续,并无多少革新和创造,尤其是文体自觉的缺失、流派自觉的缺失而导致的艺术惰性,使之无法实现散文本体意义上的突破和创造。回望现代散文理论的历史累积,对于当代散文写作的变革和发展至关重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