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丽艳 鲍雅丹 YANG Li-yan;BAO Ya-dan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40
出 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4期53-57,63,共6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Harbin Committee of CPC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文化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22BKS173)阶段性研究成果;东北林业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塞罕坝精神融入农林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设计与实施研究”(DGYZY2022-25)。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十四年抗战中,党把抗联歌谣作为向东北抗日根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话语媒介,从革命缘由、革命方式和革命前景等三层逻辑为东北沦陷区民众呈现了抗联歌谣中内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同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主体、话语表达和话语内容分别从“精英”到“大众”、从“书面”到“口语”、从“抽象”到“具体”的“三转向”,赢得了话语受众对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支持,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与东北地区歌谣话语的有机融合,构建了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场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