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保健科,北京100053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7期1416-1419,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3001);中央保健科研课题(2020YB46)。
摘 要: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笔者提出了基于“心-心包络-三焦”整体观治疗本病的辨治思路。笔者认为心包络作为桥梁,将心与三焦相联,形成了“心-心包络-三焦”相互联系的结构基础;心为君主之官,心包络将君主之令通过经络联系传于三焦,使君令施行于全身,从而构成了相互配合的功能体系,对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及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在于心气不足,包络失畅,三焦壅塞。心气不足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包络失畅是发病之关键,三焦壅塞是病机之核心,贯穿本病始终。因此,在本病辨治中应重视“心-心包络-三焦”整体观的运用,具体而言补气强心是基础,活血通络是关键,调畅三焦是核心。其中,调畅三焦包括“畅气机”与“泻水饮”两个方面,使壅塞在三焦的滞气、水饮等病理产物因势利导地排出,从而恢复三焦行气布津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慢性心力衰竭 心-心包络-三焦 补气强心 活血通络 调畅三焦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