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梅[1] 宗新颖 王淦 金添 李兴红[1] LIU Mei;ZONG Xinying;WANG Gan;JIN Tian;LI Xinghong
机构地区:[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97
出 处:《中国果树》2023年第7期81-86,95,共7页China Fruits
基 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9)。
摘 要:以葡萄蔓枯病菌甜樱间座壳(Diaporthe eres)和大豆间座壳(Diaporthe sojae)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葡萄蔓枯病菌对14种杀菌剂(9种化学杀菌剂,5种生物杀菌剂)的敏感性;通过盆栽葡萄绿枝条进行人工接种病原菌,进一步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葡萄蔓枯病的防治提供用药指导。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中,戊唑醇、氯氟醚菌唑和氟啶胺对葡萄蔓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EC_(50)值在0.2μg/mL以下,代森锰锌和硫磺的抑制效果较差,平均EC_(50)值分别为22.0353μg/mL和30.5055μg/mL;生物杀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对葡萄蔓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平均EC_(50)值为0.7629μg/mL,其次是寡雄腐霉菌和蛇床子素,平均EC_(50)值在2.5μg/mL以下,丁子·香芹酚和小檗碱硫酸盐的抑制效果较差,平均EC_(50)值分别为52.7811μg/mL和155.3378μg/mL;大豆间座壳较甜樱间座壳对甲基硫菌灵、硫磺以及小檗碱硫酸盐表现更为敏感。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除蛇床子素、小檗碱硫酸盐的防治效果在60%左右,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较好,均在7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防治葡萄蔓枯病用药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分 类 号:S436.631.19[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