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待军[1,2] 窦霞 黄燕 靳子明[1,2] Li Daijun;Dou Xia;Huang Yan;Jin Ziming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730030
出 处:《甘肃医药》2023年第6期536-538,共3页Gansu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VIP)、万方,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析口服中药治疗骨折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三大数据库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7日中医药治疗骨折的相关文献,提取其中方药组成。在完成筛选后建立好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的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统计药物使用频率、性味归经及功效分布情况,分析药物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共筛选出128篇文献、包含方剂136首,中药175味,高使用频次中药包括当归(114次)、红花(84次)、黄芪(65次)等;药性以温(844次)为主,药味以甘(762次)、苦(746次)为主;归经以肝(1059次)、脾(607次)、心(581次)经为主;功效以补虚(608次)、活血化瘀(476次)为主。常用药组10个,聚为3类时聚类效果较好。结论:骨折的治疗药物以甘苦温、归肝脾心经者为多,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补肾强骨、缓急止痛为主,不同时期用药各有侧重,且数据显示骨折中后期的中药应用更多。
分 类 号:R274.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