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少华[1] Sun Shaohu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75-83,共9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形成、流变及其学术体系建构研究”(21&ZD252)。
摘 要:中华文艺思想,是在“中国文艺思想”基础上的拓展和扩大,不仅仅包括以古代汉族文艺思想为主、中国地理版图内的文艺思想,而且还包括古代中国其他民族的文艺思想,以及当时与古代中国在交往中产生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为借鉴的存在于其他地区、国家但具有中华文化元素的文艺思想,同时包括当今从海外传入之后被中国文艺思想借鉴、接受、改造的本土化文艺思想,乃至最近提出的“海外华文”“世界华文”文艺思想。中华文艺思想史,是一门关于中华文艺思想发展历史的学科,它的所有内容不仅产生于中国,而且受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艺内在本质的规定,包括自古及今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具有高度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并为构建中华文艺思想学术体系产生重要作用、一以贯之、不绝如缕的共同的文艺思想。中华文艺思想史的外延,指的就是凡受中国本土文艺思想影响并以之作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文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中华文艺思想史的内涵与外延,是编纂和研究中华文艺思想史的重要起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0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