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手段表全量的受事主语句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Diachronic Evolution Study of Patient Agent Sentences with Universal Quantifier as Grammatical Devi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克中[1] JIN Ke-zhong

机构地区:[1]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90-97,共8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汉语中的各类受事主语句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起来的,其中语法手段表全量的A、B、C三类受事主语句,分别在清代、唐代、魏晋南北朝产生。A类句是由一般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移到动词前主语的位置,先是构成否定义的反问句表全量,再转化为同义的肯定义陈述句表全量,从而形成。在清代,A类句刚刚产生,还没有很好的发展。到现代汉语中,A类句在三个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是疑问代词更丰富;二是否定式用例增多;三是产生内中包含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的“的”字结构充任受事主语的句子。B类句产生于唐代,但在唐代只有少数用例,到明代才大量使用。B类句发展到现代汉语,有两个变化:一是出现主语是“的”字结构的句子;二是谓语部分用“都”呼应的增多。C类句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产生,在变文中曾大量运用,但在其他阶段都没能很好地发展,出现较多的是名词重叠表全量的用例,且多集中在一两个名词和量词上面。C类句发展到现代汉语,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量词更丰富;二是副词“都”使用增多。

关 键 词:语法手段表全量 受事主语句 历史演变 

分 类 号:H146.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