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号的理念传递:图像表情包的传播向度与育人路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孟轶[1] 徐邱灏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版艺学院 [2]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海河传媒》2023年第2期27-32,共6页Haihe Media

基  金:2022—2023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团属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管理与话语体系构建研究(32—01);上海理工大学尚理晨曦社科重点课题:“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及治理策略耦合机制研究”[21SLCX—ZD—00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C202133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表情包作为媒介技术与文化符号在社交平台共融传播的文化载体,在技术的推动下,已成为社交网络媒介的常态化即时交流工具,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人们的交流方式。本文通过阐述表情包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图像表情包即时公开、多元叙事、规格标准、情绪传播、编辑再造、虚拟在场的传播向度与传播效力,并从图像表情包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传播的价值认知出发,指出图像表情包所蕴含的积极意义——育人价值。最后指出要从生产端产出喜闻乐见的正能量表情包,发挥价值功能并做到表情包形式价值与目的价值相统一,做到内容、价值、技术三契合,在增量传播中达到表情包传播与育人理念相结合。

关 键 词:表情包传播 符号传播 思政教育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