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贻菡 Wang Yihan
机构地区:[1]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理论月刊》2023年第7期149-160,共12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城乡空间书写与国家形象呈现研究”(19YJC751041);2018年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清末民初幻想类小说中的异质空间书写”(SQ192035)。
摘 要:晚清叙述中科学意识的生发,一面勾连了西学东渐、洋务新政和格致救国的社会现实,一面则与科学幻想和政治乌托邦等“新小说”文类中兀然兴起的西器洋物书写,尤其是与军工国防相关的“科技物”书写相关。通过西物晚清人得以了解西方与西学,借助幻想类小说中“科技物”书写,晚清“科技救国”的热忱与萌芽期的科学精神也被悄然激活;而围绕西物、西学所展开的体用、道器与东西方文明之辩,在冲击传统文化秩序的同时,也形塑着五四与民主科学相关的新思想与新文化。作为文学分析的重要路径之一,晚清“物书写”研究成果颇丰,以此为基础尝试在文史互证的视野里进一步梳理“科技物”叙述与近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以及从晚清“新小说”到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路径中科学意识的萌芽、走偏与修正,有相当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