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南片)夏大豆产量与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牛永锋[1] 昝凯 陈亚光[1] 王凤菊[1] 杨雨阳 牛静 徐淑霞[1] 

机构地区:[1]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优质大豆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7期88-91,95,共5页

基  金: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022C01NY008)。

摘  要:本研究以2021年国家黄淮海地区(南片)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参试的32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多元分析法,明确了黄淮海地区(南片)大豆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系。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与大豆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产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二者间的线性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单株粒重与其他10个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其他性状的关联度表现为主茎节数>单株粒数>株高>百粒重>粗蛋白含量>底荚高度>单株荚数>生育期>脂肪含量>有效分枝,主茎节数、单株粒数、株高和百粒重的关联度较高,在育种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和平衡以上4个性状的筛选,以促进单株粒重和产量的提高。

关 键 词:大豆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黄淮海地区 

分 类 号:S56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