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产品体验中的“意识”问题及其导向策略——基于“数字体认”的行为逻辑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祝斌[1] 江哲丰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2]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出  处:《东岳论丛》2023年第6期117-125,共9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复数价值理论的数字艺术产品价值评价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2A051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驱动下艺术作品的价值偏移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YBA0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体认”表征着数字文化产品体验过程中用户与数字环境的关系。在“数字体认”行为中,人的意识变化受到数字文化产品内容变化的影响,而内容的变化又受制于算法推荐机制。一些案例表明,算法推荐可能造成“成瘾意识”与“道德虚无意识”在用户群体间弥散,导致用户主观能动意识缺失。规范技术应用、合理利用算法推荐则可以提升用户的主观能动意识、道德意识、公共价值意识,促使主体意识回归,进而推动主流意识在群体间的广泛传播。本文通过对“数字体认”行为的分析,认为只有限制不断膨胀的技术权力、倡导技术向善,规范产品内容、树立正确意识导向,才能唤醒数字文化产品用户群体的主观能动意识,激发用户的道德意识,增强用户的公共价值意识,从而彰显和实现数字文化产品的社会责任与传播价值。

关 键 词:数字文化产品 数字体认 技术向善 引导德性 公共价值意识 主流意识 

分 类 号:G114[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