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总医院心内科,100076 [2]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411199 [3]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省湘乡411404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Chinese Video Journal of Cardiology
摘 要:研发背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中,常需要微导管辅助以增加支撑力及导丝通过病变的成功率^([1])。当微导管使用结束后,PTCA导丝保留在病变部位,将微导管撤出,后续治疗器械到达病变部位。由于微导管均为细长管状结构,且微导管的长度与导丝的长度相差不大,在回撤过程中,管腔内壁与导丝存在一定摩擦力,可能导致将PTCA导丝带出病变部位。为此,临床上可能采取压力泵反冲技术、延长导丝技术、PTCA球囊锚定技术等技术方式防止微导管在回撤过程中将导丝带出[1‑3],但上述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表1,图1)。
关 键 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微导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后续治疗 管状结构 压力泵 导丝 腔内壁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