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晓萍 庄云霞 刘芝凤 ZENG Xiaoping;ZHUANG Yunxia;LIU Zhifeng
机构地区:[1]泉州市艺术馆 [2]泉州市艺术馆非遗保护部 [3]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4]南通大学海洋文化资源研究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3年第5期6-11,共6页Culture Journal
基 金:南通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海洋史研究·泉州卷”(项目编号:19ZDA189);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泉州海洋非遗的本真性和生产性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22E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海洋非遗是指本地居民世代(三代以上)活态传承,与海洋生产生活相关,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的文化事项。海洋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近海海域十分广阔,居住在泉州的人们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海洋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对外贸易交流合作,积累了丰富而厚重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五年的非遗普查中,泉州海洋非遗300多项,其中列入市级以上非遗名录56项(市级非遗总计262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有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弱化并处于濒危状况。因此,本文将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分析泉州海洋非遗的特点和现状,以期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保护路径,实现海洋非遗的活态传承传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