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8
出 处:《中医研究》2023年第5期17-20,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第二批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计划(豫卫中医函[2021]16号)。
摘 要:消渴痹证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消渴的常见慢性并发症,西医治疗以控制血糖、对症治疗、营养神经为主,缺乏特异性有效治疗。该病病程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基于国内外对消渴痹证的研究成果,袁占盈教授对虚瘀理论治疗消渴痹证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消渴和消渴痹证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消渴和消渴痹证的病因病机,为论文的展开奠定了根基。其次,对消渴痹证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证型构建了温阳除痹、益气活血、养阴补血的治疗原则,处方分别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六味地黄汤合人参养荣汤加减为主。最后,在理论框架下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运用虚瘀理论辨证治疗消渴痹证对指导中医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分 类 号:R255.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