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事后监管改革:理论、实践及反思  

Interim and Ex Post Regulation Reform in China:Theory,Practice and Refl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超[1] Lu Chao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0年第11期99-111,共13页CONSTITUTIONAL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合作规制的行政法研究”(项目编号:17BFX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成为当前中国行政审批改革的一项紧迫议程,事中事后监管在实践中涵盖了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大数据监管等诸多工具类型。事中事后监管反映了数字信息时代下,行政执法手段与行政活动方式的转型,并且在执法成本、规制效能等方面体现出诸多潜在优势。但由于许可评价程序的相对失效,使得事前许可与事中事后监管之间缺乏常规化衔接机制。与此同时,基层监管资源债乏、非标准化市场结构、条块与部门利益分割等诸多限制因素,也制约了事中事后监管的实际效能。中国行政规制改革应当积极破解事中事后监管的拘束因素,客观评价事中事后监管与事前许可机制之间的优劣,并实现“非经济目标”与市场效率之间的价值平衡。

关 键 词:事中事后监管 规制改革 信用风险分类监管 大数据监管 非经济目标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