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瀛戈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8-26,共9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科研课题“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的符号叙述学研究”(DP2021007)的成果。
摘 要:音乐在符号叙述学中属于演示叙述体裁,即被听者解释出“现在时间与意义向度”的“表演型叙述文本”。重奏曲演示叙述的四重主体在叙述内外交流中构建起“框架叙述者”,具有“发送—接收”的指令功能导向,显示出叙述者的普遍形态;重奏曲体裁中的“会话”原则参与塑造乐谱文本中丰富多变的“器乐人格”,显示出叙述者的特殊形态。不同作品的叙述者可在“人格—框架二象”中发生平衡位移,呈现出迥异的形态。本文以贝多芬《f小调第11号弦乐四重奏》(“严肃”,op.95,1810)和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1940—1941)的演示片段为例,从“文本构筑”“接受构筑”和“体裁构筑”三方面对其“人格—框架叙述者”的平衡位移状态作出诠释。
关 键 词:符号叙述学 重奏曲演示叙述 “人格—框架叙述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