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南朝诔文的衰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雪莹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6期38-41,共4页Aesthetics

摘  要:诔是从古代祭祀礼仪中产生的哀悼性文体。它成型于汉代,盛于魏晋,至南朝渐显衰微之势。诔文的衰微,既有文体自身演变的原因,也与南朝的社会文化思潮密切相关。佛教的兴盛便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伴随佛教典籍在中土被大量译出,其中充满浓烈艳情色彩的书写和各种关于灵魂不灭、生死轮回的教义在提高诔文审美价值、缓解民众死亡恐惧的同时,也导致了诔文实用功能的弱化和集体生命意识的淡薄,使诔文渐趋衰落。

关 键 词:诔文 衰微 南朝 佛教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