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家毓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
出 处:《歌海》2023年第3期44-56,共13页Songs Bimonthl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敦煌讲唱文学与佛典的世俗化”(项目编号:15XJA73001);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项目编号:2021CXZX-3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雷神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神祇,而因陀罗是印度吠陀文化中的雷神形象。在早期社会,“雷”的形象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雷”从抽象的自然现象变成具象化的神祇,人们尊崇雷神,敬畏雷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类图像语言中的雷神形象不断丰富。敦煌壁画的雷神形象在两汉画像石的基础上,与佛教内容结合,成为佛教的图像,其中也包含印度雷神因陀罗的图像形式,使得敦煌雷神形象独特而神秘。
分 类 号:K879.4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29[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