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认知战:动向、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10

U.S.-China Related Cognitive W arfare:Trends,Impacts and Respons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永虎[1] 张函语 Guo Yonghu;Zhang Hanyu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年第4期110-123,共14页Journal of United Front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国会涉华法案文本整理、翻译与研究(1979-2019)”(19ZDA169);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GJX2023D31)。

摘  要:认知战是指某个国家、政治集团、军队或社会群体从认知域的角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他国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故意影响他国认知方式和意识形态,以达到本国政治目标、实现本国利益的一种政治活动。它是一种全新领域的作战方式,集政治战、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智能战、网络空间战于一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对华开展认知战有其历史背景、技术背景和现实动因。从历史溯源来看,认知战是冷战时期美国对华心理战的时代延续;从技术层面看,认知战是美国对华舆论宣传战的“升级版”和“加强版”;从现实动因看,渲染“两种制度”“两条道路”对立,强化综合威慑效果是美国对华认知战的初始动机。近年来,美国在南海问题、涉港、涉台、涉疆、涉藏及军事安全等领域发起了认知战攻势,企图颠覆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美国对华认知战对我国的国际形象、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团结都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面对美国对华认知战的不断升级,中国要将认知战的应对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掌握国际涉华舆论主导权,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构建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同时抢占人工智能这一认知域前沿科技制高点,有效应对美国对华开展的认知战。

关 键 词:意识形态安全 认知战 中美关系 人工智能 南海 国际形象 

分 类 号:D871.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